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释读关于吴三桂的一首咏史诗

释读关于吴三桂的一首咏史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释读关于吴三桂的一首咏史诗

平 吴 录

谢四新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这首七律据称是明末归顺清廷的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幕僚谢四新所作,不过也有说是另有其人。中国传统诗歌历来以抒情为主调,大抵是诗人主观上的感发,重在情感表现。诗人创作的当下,会不自觉将自己的身世遭际、时代背景、眼前感触融入作品之中。因此,要想读懂一首诗,知人论世是一条必经之路。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首诗的作者虽不能确定,但好在它是旨在批评清初平西王吴三桂降清又反清这一主题,没看到有争论。诗的主旨明确,分析它也就少了障碍。

后金女真人坐稳了江山后,目睹“三藩”的势力逐渐坐大,这不仅在经济上是国家的沉重负担,政治上也日渐形成割据态势,对朝廷的江山一统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清廷削藩的举措,势在必行,但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又不能急于求成。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上书恳请“归老辽东”,主动要求撤藩,康熙抓住这个机会,顺水推舟,并对平南王的行为大加赞赏,予以丰厚赏赐。朝廷借机行事的举动,预示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潜在政治压力即将要明朗化,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其实也早就明白,朝廷迟早都要削藩,他们所拥有的兵权、俸禄、封邑、爵位皆将不保。三藩中以吴三桂的实力最强,他也在暗中蓄积能量,做好朝廷不仁他将不义,甚至是伺机起兵的准备。是年,19岁的康熙帝下达撤回藩镇的谕旨,11月,61岁的平西王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志,竖起“兴明讨虏”的大旗,并颁布讨清檄文。这首诗正是作者在看到吴三桂的讨清檄文后写下的。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首联劈头就对吴三桂提出诛心之问,一个“讵”字用得好。你吴三桂把自己粉饰得像汉代的李陵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那样,降清不过是诈降,卧薪尝胆的目的,是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再反清复明。可难道这是实情吗?!今日距离咱们蒙恩受禄的大明王朝的灭亡,已经过去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你平西王盘踞在云贵高原之上,叱咤一方,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即便引清兵入关之时,还有那么点李陵的忍辱含垢想法,后来恐怕也早已随风化作尘土飘散殆尽。你的所作所为,有哪一桩哪一件,能让大明的遗民看得出你是在为今天的反清复明做准备呢?当初为了不让朝廷猜忌,你率清军攻入缅甸,逼迫缅王交出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并亲手用弓弦勒死他,从那天起,你就永远是大明王朝的叛臣,与朱姓子孙有不共戴天之仇。

颔联“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记游写景诗用典少,咏史述怀诗用典多,典故便于曲折表达不能直接言说的人事,也能增加作品容量和厚度。这里连用了几个典故,但也都不生僻。

上联讲的是春秋晚期的伍子胥和他青年时代的好友申包胥。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楚平王时的太子傅,因一桩宫廷丑闻和佞臣费无忌的陷害,楚国的太子建逃亡郑国,他的老师伍奢被被捕下狱,等待斧钺加身。但楚平王和费无忌都担心伍奢那两个很有才华的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子胥),如果他们不随父同时被处理掉,他们一定会替父报仇,所以在逮捕伍奢后,又急下诏书要挟召见伍尚和伍员,好一并斩草除根。睹此情形,伍氏兄弟当然知道面见平王的结果会是什么,大哥伍尚不忍父亲独自被刑,决定前往见楚平王,陪父亲一起死,弟弟伍员逃出去,替父兄报仇。伍子胥誓要灭掉楚国且掘了平王墓鞭了平王尸的故事,久传于民间,知之者众,但他与申包胥一起上演灭楚和救楚大戏,知道的人就相对少了。申包胥为了拯救行将被伍员统领的吴国军队灭掉的楚国,他逃往秦国,游说秦哀公出兵挽救危在旦夕的楚国。熟料秦哀公不念秦楚之间的甥舅关系,不肯发兵救楚,申包胥无计可施,只好展开有史以来最为哀绝人寰的壮举,他站在秦廷外,七天七夜,水米未打牙,长哭不歇,终是感动了秦哀公发兵,解救了楚国的灭顶之灾。申包胥由此也成了中华民族史上世代忠君报国的典范。

下联里的“帝秦”,是用到战国末期齐国高士鲁仲连的事迹。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刚在长平一役,灭掉赵国四十万军队,东方六国从上到下,都谈秦色变,现在秦国的主力部队,又趁势围攻起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往赵国解围,但因惧怕秦军攻击魏国,所以魏安釐王命令晋鄙驻守汤阴这个地方观望,没有他的命令,不许贸然出兵解救邯郸之围,同时魏王又派客籍将军辛垣衍通过平原君赵胜的关系,见到了赵国的赵孝成王。辛垣衍见赵孝成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处在兵临城下的赵国向秦国称臣,以此来解邯郸之围。这样魏国不必向秦国宣战,保全了赵国,又不得罪秦国,还少却唇亡齿寒的危机。平原君觉得兹事体大,对辛垣衍的建议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劝说赵王做出妥当的决定。其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客游赵国,听说了此事,他面斥平原君后,再要求见辛垣衍。辛垣衍摆出多种理由,以说明赵国同意秦称帝的必要性,但都被鲁仲连一一驳斥,最后他告诉辛垣衍,如果赵国帝秦,魏国迟早也得帝秦,辛将军你今天在魏国所享有的一切都将不保。辛垣衍为鲁仲连推论所折服,迅速离开赵国,再也不言帝秦一事。秦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把军队向后撤了五十里。魏公子无忌恰好又夺得晋鄙的军权,一举解了邯郸之围。

诗人借伍子胥、申包胥和鲁仲连起论,吴三桂原本不肯降清,后来被逼无奈,想效法拯救楚国的申包胥,借后金的军队来对抗军力数倍于己的李自成的大顺军,以报家国之仇,结果他却阴差阳错,竟然引狼入室,成了毁灭母国楚国的伍子胥,帮助后金彻底荡平了大明王朝,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从此做起了中原大地的主人。既然你吴三桂早已不是高士鲁仲连看得上的统帅,事实上也剃发归附清廷,做了人家三十年的藩王,端人饭碗,食人俸禄,现在缘何又要出尔反尔,还打起大明的旗号来反清呢?言下之意是你一错再错。只可惜,举国上下,人心思定,不会有人再相信你是真心要恢复大明江山,都清楚你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已。

吴伟业的《圆圆曲》一出,吴三桂在明清鼎革之际所做的一切,基本上就被“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两句诗给钉死了,人们宁可相信他的心里当时只有陈圆圆,也不再有人认为他还想着行将就木的大明江山。传闻吴三桂还曾托人找吴梅村,想出重金赎买,让其把诗里这两句给拿掉,但这两句诗太形象太有力量也太有流传价值,吴梅村岂肯为区区钱财所动。年过花甲、白发飘拂的平西王,终究是没能安享晚年,还得亲自披上战袍跨上战马,与朝廷分庭抗礼,但你思忖过没有,三十年前你都没有做成的事,现而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你这边,你还能扭转乾坤吗?世人一定不能原谅你所带来的兵连祸结,青史也终将不会因为你苍颜白发而宽恕你的首鼠两端。

三十年前,春秋鼎盛的吴三桂,手上有舅父祖大寿训练的数千“关宁铁骑”,皆敢战,屡立奇功,建州为之惧。现在他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手下将士,也都师老兵疲,白天在冲锋搏杀中度过,夜晚还要枕戈待旦,听着彻夜不息的军营号角声,不知明日的战况又是如何,他还能消受得起吗?这里“角声”,是不是还有其他意思呢?据说朱元璋为警戒自己,教育后代,在五更时分,让人于午门之上“画角吹难”,凄厉的画角声里,夹杂着老苍头低沉嘶哑的吼叫:“创业难,守成也难,难也难”。平西王夜深人静时,追忆起年轻时听过的这一声声的难、难、难,怕是心绪难宁,夜不能寐。继而再回想起自己这一生戎马倥偬,坎坷浮沉,不禁悲从中来,泪染枕席。昔日年少得志,作为山海关总兵,名震天下,那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天下英雄,莫过于此。只是生当乱世,一家老小三十八口,顷刻间皆死于流贼之手,红颜知己,也被贼酋掳掠不知所终,无奈之下,投靠清廷灭了闯贼,本想全心全意做个平西王,能封妻荫子,世代罔替下去,也不枉身负“贰臣”这个万世不得洗刷的骂名。却不料身当垂暮之年,清廷食言背信,竟要罢官褫爵,这不是赶尽杀绝么?就在吴三桂起兵之日,他在京城做人质的儿子吴应熊和次孙吴世琳又为康熙降旨所杀。宦海颠簸,到头来不过是水月镜花一场而已,人生际此,岂止是一两句悲凉话语可以尽述。

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所出生的时代、地域和家庭,以吴三桂的天资、才华论,要不是生在明末乱世,他的人生应该是另一番景象。然而,生在乱世,还能成就个人名节的英雄,也是代不乏人,与他同时代但军事才能远不如他的史可法,便能身殉南明,死后不仅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年间又追谥为“忠正”。倘若两人相遇于黄泉,将是怎样的一番感叹。

相关阅读

  • 释读关于吴三桂的一首咏史诗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恸哭六军俱缟素,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与他同时代但军事才能远不如他的史可法,便能身殉南明,死后不仅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年间又追谥为“忠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