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草书】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郭赋林,1959年生人,字 釜麟;堂号:赋集堂主,慈林居士;学者、诗人、社会活动家,著名书画家、慈善家、艺术品鉴定专家。他出生于书法世家,“为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游仙诗的祖师、中国风水学鼻祖郭璞”的后人,自幼受父亲和祖父的启迪。秉承祖荫,初萌家教,钟情绘画、书法,临、摹、读、览先祖郭璞书法,同时,以唐欧虞入手、上溯魏晋得龙门之骨力,下沿颜鲁公、赵松雪、取麻姑、告身三门记之筋骨。行书于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永禅师学字文,气势磅礴走宋代大家米芾、岳飞之气运。几十年不辍,遍读典籍。踏遍山河大川,广访名家石刻,广拜贤师,潜心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下,直根于北方黑土地,驰磅礴之气运,汲中原之灵性,慧兰亭之雅风,拓中华古韵之风范,吸华夏之精髓,堪称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

郭赋林先生,不断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过程中体会:书法发乎于笔, 运乎于心,呕心沥血,苦苦探索,深悟古意,在笔笔有宗,字字有法,章章有道中潜心精研。进而在书法的艺术基础上 ,不断追求笔墨的变化 ,并着重书出作品的意境与精髓,同时,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将传统书法精神与哲学、美学相融合,从而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书法艺术风格,在创作、创新中见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多年文化底蕴的积累。展现作品充满创意的艺术构思,努力追求独具个性的艺术书风。其书体真·草·隶·篆·行,无论焦墨、浓墨、淡墨、轻重、虚实、枯润都笔笔清晰,气运生动,这已经成为其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

郭赋林之书风,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更注重作品布局谋篇之气运。体现古人六书之意,表现精、气、神、骨、肉、血交融的理论,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追求大尺幅、震荡性、榜书的视觉效果和冲力,多以侧峰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书体线条、墨韵处处都透着艺术之美,洋溢着独特的审美气息,颇具独到的北方豪放派风格。

他的翰墨之玄妙,章法之严谨,沉着稳健的表达隐于其作品之中,深得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赞誉。

在雍容中见清峻,在清峻中见挺拔,在挺拔中见英武,在英武中见儒雅。郭赋林先生他的作品予以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喷发而出。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现为:中国社会艺术榜书委员会会员,全国名家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北方的年》总顾问,中国中央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原培训部主任,《水墨丹青栏目》特约书画家,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会员,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

院士,釜麟艺术馆 馆长,釜麟书画院 院长,嘉豪典藏(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赋林先生于2014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中国梦,慈善中国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为助航中国梦亲笔题写:中国梦,慈善中国万里行!其作品被纳入中共中央党校《慈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同年并为中共中央党校书写《党魂》、《中国梦》、《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墨舞风云》等作品。2014年8月郭赋林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由公共外交中心举办的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活动,其作品《无声》被外国使臣收藏。2015年3月日,郭赋林老师的典籍:《询道》、《问道》、《书道》、三部曲著作第一卷完成。2014年至2017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次成功举办郭赋林个人书画大型展览,展览主要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水墨艺术精髓”。以文化兴企结合企事业单位共同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草书鉴赏

送崔九

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作品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注释译文

⑴崔九:即崔兴宗,尝与王维、裴迪同居辋川。南山:即辋川南边的终南山,故诗中说他“归山”。马上口号:在马背上顺口吟成诗句。《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留别王维”。

⑵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世说新语·品藻》载:“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⑶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译文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创作背景

崔九即崔兴宗,盛唐诗人,早年与裴迪、王维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官至右补阙,但不久即对官场生活产生厌恶情绪,去官归隐。裴迪为之饯行送别,作此诗以劝勉。

作品鉴赏

此诗起句点题“送”字。诗人看着崔九向山中走去,于是劝勉他说,山中自有美妙之景,足以自得于心,一丘一壑,皆可怡性养神。次句“丘壑”用典,讽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为下文预设伏笔。后两句紧依次句而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含蕴深刻。既是劝勉友人坚持初衷,尽享山水之乐,同时暗含这一层意思:如果弃隐入仕,以后想再度归隐,怕就难了。这里“暂”字用得极妙,与次句“尽”字相对。次句从正面劝说,结尾二句从反面劝勉。这一正一反,思虑周全,语意婉转,谆谆嘱咐,浓浓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也有人认为这首五绝是说既然到深山里游玩,就应细心欣赏山间的一石一木;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到桃源仙境很快就出来了,比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看似赏景,却富哲理。

作者简介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相关阅读

  • 郭赋林草书《送崔九》赏析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送崔九,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 古代文论重要作品及思想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论诗三十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一门地方性的选修课,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没有。它和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研究的关系十分密切,就算不选修古代文论,也有必要了解一二。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