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生动想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民间人民在元日这一天呈现的生活场景。古代,春联往往写在桃木上,因桃木可以避邪又为红色,彰显喜庆。因此,在元日这一天,人们把写有春联的新的桃木换下往年旧的春联,也就有了“新桃换旧符”这一习俗。那么,这一习俗最初的起源又来自于哪里呢?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桃符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棵很大的桃树,根向四周伸开,方圆足有三千里。桃树的东北一头有一根拱形的枝干,弯弯的树梢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魔鬼,经常通过此门出山来伤害凡人。天帝知道此事后,就派神荼、郁垒两个神将把守,如果有恶魔出来,就把他们抓去喂老虎。魔鬼知道神荼、郁垒住在桃树洞里,从此不仅不敢出来伤害凡人,甚至见到桃树也害怕。老百姓知道魔鬼怕桃树,就用桃木雕成神荼和郁垒的像挂在自己的大门上,用来驱灾压邪,保护家人的平安。这种用桃树制成的木条就叫“桃符”。

《六贴》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人们为了不使桃符因风吹日晒而褪色,保住其功力,因而每年的岁末都要换上新的桃符,也就有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节日气氛。公元964的除夕,蜀国后主孟昶与文人赋诗时所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之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从此,贴春联便成了一种较普遍的习俗。

但是,改用红纸书写春联则始于明朝。据说朱元璋在明初的一个除夕曾传旨:“公士卿庶家,须加春联一副”以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看到家家都贴上了红光闪闪的春联,心中十分高兴。偶然发现未贴春联,询问得知这户人家因无人会写字,又请不到人写,就根据户主阉猪的职业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从此春联的流传更加广泛并成为年俗之一。直到今天,春联仍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并仍然保留了原来避灾驱祸,求得庇护的意义。

而王安石写《元日》的这一年,也恰恰卡在他人生的时间节点上。这一年,他上任参知政事,即宰相职,正式开始主持变法。一年之计始于春,而元日恰恰是一年最开始的地方,上任宰相的王安石务必期望自己的变法能够顺利推行,惠及到每一个人,也希望自己的变法能够如这新桃换旧符一样,为大宋的江山带来一番新气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相关阅读

  • 为什么要用新桃换旧符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生动想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民间人民在元日这一天呈现的生活场景。古代,春联往往写在桃木上,因桃木可以避邪又为红色,彰显喜庆。
  • 黄粱梦是怎么来的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粱梦,故事说的是在唐开元年间,道士吕翁成仙后,化作长者云游天下。他梦见自己考中进士,连连升官,但又几经浮沉,几次遭受诬陷,亏得皇帝为他平反冤狱,后又出将入相。
  •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总把新桃换旧符,千家万户喜迎春节,鞭炮声声,家人团聚,喜饮屠苏酒,将门板上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的喜庆祥和景象。“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描绘了中国人过年的年俗之一“贴春
  • 北宋女词人——魏夫人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魏夫人,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亦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云:“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曾著有《魏夫人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