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才子的归宿

公元前118年,领导西汉文坛数十年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8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已病入膏肓,糖尿病的疼痛已经紧紧地扼住他才华的决口,文思的枯竭,精神的孤寂、命运的多舛,比彻骨的病痛还令人无法忍受。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靠着一席逐渐冰冷的被褥,一代巨匠开始思考自己将来的埋身之处,如烟般的往事浮上心头……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

四十年前,司马相如吟着《子虚赋》《上林赋》,穿过驷马桥,开始他人生的精彩华章,他的作品不仅领导当时,而且左右了两汉四百年的文坛,他成为跺跺脚西汉文坛就要发生地震的人物。他不仅是汉赋的奠基者。而且他还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辞赋家。继屈原之后,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

此时的司马相如香车宝马,从者如云,他还缺少什么?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答案是唯一的:爱情。

于是他以一曲婉转动人的《凤求凰》赢得了新寡在家的成都美女加富婆——卓文君的芳心。为了追求爱情,他们一个放弃了如日中天的名声、一个放弃了富可敌国的家财,在一个新月如钩的夜晚,他们约定,带上爱情,携手潜逃。

杨柳岸,残风晓月。两个人走在撒满银子般月光的杨柳岸边。

那是一条被时人唾骂的道路,他们是多么的无助,但是他们并不孤独,因为透过月光,穿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我们看到,两个柔弱的身影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他们虽然行囊空空,但是注定他们比大多数人富有,因为他们的手中,紧紧握住了自由与爱情。

这是多么浪漫而凄美的意境,这是多么温暖而冷艳的爱情。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相信大多数真正的中国文人都会仿效司马君,来一次轰轰烈烈地为爱情出逃。

失与得的关系是多么的微妙。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虽然一度让世人不齿,但是不久之后,却为他们博得了更大的名声。当垆卖酒的卓文君也在短暂的个体经营之后重新拥有了不菲的家产。

或许,这就是命运!

但是,经过如此的富与贫、贵与贱、沉与浮、荣与辱,得与失的生活之后,一切的一切对如今躺在病床上的司马相如来说都不重要了,往事仿佛从腋下穿过的两朵白云,经过而已。

司马相如在病榻上念念不忘的却是滋养他横溢才华的都江堰。他临终前的遗愿就是要求在他去世后将他葬在都江堰畔。后人遵嘱将他葬于导江县巨源(今都江堰市聚源镇与幸福镇交界处)羊子河畔(高墩庙和刘海坝附近)。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一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此与一条河流相伴了两千多年。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司马相如墓地位于“导江县东二十里”。清同光年间,有俄国人来导江县巨源羊子河畔扫墓,自称是司马相如侨居外国的后裔。1950年代,灌县聚源乡羊子河边还有丈余高的石碑,上刻“汉中郎将拜文园令司马相如墓道”。曾在灌县文物保护委员会工作的本邑宿儒余定夫先生有诗记之:

玉垒山前羊子河,羊子桥边碑峨峨。

行人下马尽低首,司马墓道鬼神诃。

(节选自《谒司马相如墓》)

司马相如去世后,为何没有埋在老家江安,或者就近葬于成都,而要葬于聚源呢?学者蒋永志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汉代极为看重风水,对墓地所处的山形水势,河流走向十分重视。按照风水堪舆的要求,高墩庙和刘海坝就是所谓的背后有大面山,灵岩山拱卫,又处于风口水口的龙脉风水宝地。选择墓地,完全是风水先生严格按照堪舆术的要求确定的,因此,选定高墩庙和刘海坝作为司马相如的墓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二传说司马相如是浪漫文人,当时的羊子河并不是现在的河流走势,在司马相如时代,羊子河在墩庙至刘海坝一段河床开阔,在河道中形成一船状河心岛,把司马相如葬在此处,犹如这位文人乘舟直赴东海,海上自有神仙之境。秦汉是神仙术极为流行的时期,谁都想长生不老或死后成仙,这也是司马相如葬在聚源的原因之一。

走马河的水从未放慢它流淌的节奏,时光之水早已漫过了两千多年的黄土,曾经辉耀一时的荣辱沉浮早已随水而逝,曾经宏大肃穆的司马相如幕已经在一抔黄土中烟消云散了,在羊子桥畔,只留下矮矮的高墩庙和刘海坝,只留下“汉中郎将拜文园令司马相如墓道”的铭文在风中低鸣。

那一方丈余高的墓道碑也于1971年拆走,作了水轮泵的底盘,至今已不可寻。

而司马相如的灵魂却早已紧紧地贴向了泥土,贴向了一片叫做聚源的土地。

佳人的故土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明代第一大才子杨升庵策马肩酒来到灌县。

在古导江县迎祥寺旁,杨升庵在一个并不宽阔但珠润水碧的池塘边流连徘徊,感慨万千,就着池水挥毫题诗一首,诗云:

妃子池连玉女房,温柔元近白云乡。

光涵色界三千顷,润接华清第一汤。

沃雪已消骊岭火,凝脂应化马嵬香。

不知见月行宫夜,曾梦芳魂此水傍。

最后,杨升庵慎重地写上了诗题:《浴妃池》。

原来此乡非他乡,而是杨贵妃的故土。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小名杨玉环,号太真,祖籍弘农华阴(陕西华阴)人,后迁居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独头村,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据《先贤积庆碑》记载,到了杨贵妃祖父杨志谦一代时,杨志谦迁任青城县令(县址位于今都江堰市石羊镇)。随后,杨志谦之子杨玄琰居于导江县,任蜀州(州址位于今崇州市)司户参军。

公元719年秋,一骑快马从蜀州官道上驰入导江县城,停在一家宏丽的宅门前,马上的乘者正是蜀州司户参军杨玄琰。刚跳下马背,便听见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的啼哭。进门后,杨玄琰仔细端详女儿,只见长得粉团儿似的,一双眼睛滴溜溜直转,脚上还套着一对白晃晃的玉圈。于是,在夫人为女儿索名时,杨玄琰思索片刻道:“她脚上套着玉环,看来这是天意,不如就叫玉环吧!”杨玄琰没有机会看到这个女儿为他们杨家带来了怎样的荣耀就过早病故,杨玉环便跟着在导江县担任县令的叔叔杨立一起生活,在聚源度过了她欢快的童年时光。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杨玉环被纳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唐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唐玄宗宠幸杨玉环于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唐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三位姐姐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唐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杨玉环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杨贵妃被宠之盛,由白居易诗《长恨歌》中可以看出: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杨贵妃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于华清宫。唐玄宗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适广东南海进荔枝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禄山造反,唐玄宗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唐玄宗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从聚源走向全国的杨贵妃不仅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且她的故事始终成为中国传奇史上的一段香艳传奇,千百年来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笔下舞蹈的灵魂。

包括杜牧、白居易在内的众多大诗人对其美貌使用了大量溢美之词,犹觉不足以表达以艳丽之万一。至于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唱。杨玉环死后,唐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在戏剧中演杨玉环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

按史索骥,杨家的住宅就是今天的聚源镇仰家院子附近,此地农田瓦砾特多,有一亩大小的田面,透过土层约七八寸以下全是碎瓦,似为古建筑基地,而在掘开不远处的皇坟时,发现一残碑,碑文中有明洪武年号,又有“杨贵妃侧”四字,据专家推测,此地应为杨玉环旧宅之地。

杨氏旧宅的后花园中,有一池塘,碧水粼粼,暗香浮动。传说杨玉环九岁时,常于后花园与兄姐读书。一日兄妹三人,在池边观景吟诗、一不小心,杨玉环掉进了池中,幸亏家人赶来,将其救起。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导江人便将之称为“落妃池”,杨升庵诗中描写的就是这一个池塘。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历经一千二百多年的风雨之后,“落妃池”已经成了杨贵妃在都江堰的唯一证物了。今天的落妃池与解放初相比已经小了很多,约有一亩大小,池呈锅底状,以前,一年四季碧水荡漾,如今夏天丰水季节池深5米左右,到了冬天则只剩下一池水草。而在池旁的梳妆台,也在风雨的洗礼下只留下一方土台让人凭吊。

但是,杨贵妃的那一缕芳魂仿佛还在!就像关于落妃池、梳妆台的传说,就像关于聚源的掌故,就像关于她的传奇一样,世世代代都在人们的唇齿间留香。

就像“落妃池”边的那一蓬蓬水草,虽然年年都要枯萎,但它们年年春天都会重新发芽、拔节,开出或红或白的花儿……

艺术的富矿

假如走马河上有几位江南村姑身着兰花衣,驶几条小舢,几位川妹子着扎染翠花服,怀抱二胡站在村头迎你,那聚源的景色一定不比江南水乡差。这是《四川日报》记者徐骥对聚源的描述。

1992年,聚源镇举行了隆重的开村仪式,一座新村在走马河边悄然建起。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它不叫泉水村,大夫村,也不叫普贤村,迎祥村。

它叫艺术村,也有人称作画家村。

聚源镇的人们用惊奇的眼光迎接着一群特殊的新居民。他们是入住艺术村的第一批村民。他们把挑剔的目光投向了川西平原,他们把艺术的笔触伸向了水草丰茂的走马河畔。

他们来,只因为这里是聚源!只因为这里有一江奔腾而清澈的水,这里有一片而丰厚而凝重的文化土壤。虽然他们不是最早来到都江堰的画家,但他们无疑是整体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们用他们的作品、艺术准则、审美取向和人格魅力为提升聚源,提升都江堰的人文魅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遥忆二十年前,走马河的和风吹绿了一江清流,金黄的油菜花点燃了川西平原的激情,一个中国美术史上盛大的艺术春天在李焕民、伍明万、黄德珍、徐匡、尼玛泽仁、萧继东、阿鸽、罗中立、吴小融、刘威、戴嘉陵、龚玉等当代著名画家的笔尖下怒放。有谁能想到,入驻这里的每一位艺术家,把他们放在中国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崭新的高度。而他们的聚集,注定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于是,一座占地仅30亩的小村,因难以超越的“中国画家第一村”的文化高度。而成为令世人惊叹的文化景观。

住在这里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李焕民(1930— ),北京人。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高原峡谷》崛起于中国美坛,代表作《初踏黄金路》更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曾获1956年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86年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1991年中国版画回顾展金奖(日本)、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尼玛泽仁(1944—),四川巴塘人,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为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代表作《元蕃瑞和图》《雪域》等成为中国藏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研究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罗中立 (1948.7—),四川璧山人。 擅长油画。 1968年毕业于四 川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1986年毕业于比利时安 特卫普皇家美院获硕士学位。 代表作有《春蚕》、《岁月》等 ,其中以油画《父亲》闻名全国并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品,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市美术馆馆长。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徐 匡 (1938— ) ,湖南长沙人。 擅长版画。曾就学于陶行知 艺术学校美术组。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代表作有《乡村小学》《高原的阳光》《洁白的 哈达》《在那遥远的地方》《小骑手》等。作品曾获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一等奖、挪威第五届国际版画比赛会荣誉奖、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90年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日本)、1986年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等。曾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伍明万(1932—2012),著名雕塑家。先后毕业于四川美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院、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后又赴意大利深造。回国后任教于四川美院。代表作《耕》、《养猪户》在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了现实主义的先河。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重庆市雕塑艺委会委员。

郭选昌(1963— ),著名华裔雕塑家,曾留学德国卡塞尔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专攻人物雕塑,曾任TianTtao大学雕塑系主任。曾为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名人塑像。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国家级奖、美国“总统雕塑奖”“哥伦布金牌奖”“英国剑桥二十世纪杰出人物奖”等。现系美国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黄德珍 (1933— ) 四川泸县人。1950年肄业于川南师范美师科。先后任《新华日报》、《大众画报》、《群众文艺》美编。 1959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曾任峨嵋电影制片厂、重庆电影公司美术设计。1996年获 “鲁迅版画奖”。

阿鸽(1948— ),女,彝族,四川凉山人。擅长版画。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作品《主人》(合作)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三月》获全国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鸽子》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创作员。

……

如此众多的艺术家汇集聚源,为聚源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更多的是文化声誉、文化气质与文化氛围。

李焕民曾指着走马河对朋友说,即使你是亿万富翁也买不到一条河流。

,尼玛泽仁说,这是一座天然的“富矿”,他们正在圈内圈外到处宣传,大师们要联合一些实业家来共同打造西部的文化产业,做大都江堰的旅游文化产业。

这确实是一座文化的富矿,但是它不像其它不能再生的矿藏越挖越少,恰恰相反,挖掘的艺术家越多,这座矿的内涵就越富有。而此时,文化产业的劲风正在这片富矿上刮过。

今天的聚源镇正以画家村的开创为契机,逐步带动形成了以美术、竹雕、陶艺及教育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所依托的平台和亮点。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画家第一村二十年文献展暨西部文化艺术产业广场启动仪式,为聚源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遥远的古镇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这是《尚书·禹贡》中的句子,导江之名即据此而得。

“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

这是东晋大词赋家郭璞描写长江的《江赋》中的开篇吟唱,这也可能是最早出现“导江”一词的文学作品。

公元620年,导江县正式建制。

导江县旧址位于聚源镇导江铺(今导江村),梳理导江铺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古老而声名远播的地方,它的名气早已像那江秦时水一样浩浩荡荡地流淌了数千年。史载,秦灭蜀后,导江铺隶属于蜀郡的郫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分置汶山郡后,导江铺归属绵篪道和湔县。蜀汉置都安县,以导江铺为县治。北周天和三年撤销都安县,并入郫县。唐武德元年置盘龙县,后又移县治于导江铺。唐武德三年,改为导江县。唐贞观七年,改为灌宁县,均以导江铺为县治。唐垂拱二年恢复导江县,先后归属彭州,灌州,永安军,永康军管辖。元至元十三年撤销导江县,始废其县治,与青城合为灌州。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从蜀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到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导江县的县名数易,而一个小小的导江铺居然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始终以“县治“的身份存在,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古镇史上的一个奇迹。

岁月无情,但人间有情。历史的风沙虽然掩盖了古导江县的一切,此时站在这片曾经热闹、繁华、辉煌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先人们的身影仿佛就在昨天,嘈杂的吆喝声、讨价声、读书声,甚至连县衙升堂时低沉的“威武“声仿佛犹响在稻田里,麦苗间。但是无情的岁月毕竟为我们留下了一棵树,一棵挺拔入云,冠盖如伞的银杏树默默地站在这片废墟上,它就像一位冷竣而公正的目击者,默默地见证着一个县城的繁华与萧条,辉煌与没落。

在箭一般消逝的时光面前,一个人的辉煌,一座县城的繁华远远没有一棵树来得更加持久和永恒。

聚源原称巨源,现名初见于清道光年间的“聚源义学“,清咸丰年间在此设聚源天心一局,始用”聚源“作行政区划地名。考察其得名,多数人认为,因该处位于走马河、徐堰河分水口,为源流聚汇之处。

古时,聚源便被誉为“太阳腾升之地,大海聚宝之源,妙音迎祥之所,灵星福寿之泉”。它地杰人灵,文化厚重。历史上,聚源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支线)、成驿道必经之地,也是川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当年的“马市”就设在聚源。其中的“妙音迎祥之所”说的就是川西四大丛林之一的“迎祥寺”。

迎祥寺的旧址在聚源镇迎祥村“迎祥中学”所在地。据说此寺建于唐麟德年间,规模盛大,殿宇宏丽,一寺两院,左曰金祥、右曰银祥,后合名为“迎祥”,为川西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寺内曾有苏东坡碑记,陆放翁、杨升庵的题咏。尤其是苏东坡的那一方碑记,来自成都方向的富家子弟,名人贤士和过往客商路经迎祥寺者,都要乘兴相邀,观看苏碑。接踵而来的游客使方丈难以应付,于是毁碑谢客。从此,这方碑便与我们无缘相见了。一说起这座古老的寺庙,老年人总会扳着手指头念道:“一昭觉、二草堂、三马祖、四迎祥。”然而,岁月沧桑,除却昭觉一寺香火隆盛外,草堂已经成为纪念杜甫的遗迹,而马祖与迎祥早已废弛多年,仅余残梁断壁,坡砖碎瓦了。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像聚源这种地方,历史注定会为我们留下痕迹。落妃池侧明代所遗的皇坟、迎祥寺旁的费家祠堂,历史悠久的泉水古寺,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的川主庙,建于清代光绪的三官朝、鲁班庙、药王庙、万寿宫以及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迎福寺。

而在这些遗迹中,尤令人怀想的是大夫第。传说此第为高月楼捐六品同知,于光绪二年所建之官宅。其房院甚大,有八个天井,门前有大照壁,八字大龙门,灯杆一个。这些倒也罢了,最令人心痒的是据说民国时期,客堂悬挂有左宗棠、李鸿章之墨笔对联,并有成亲王、慈禧太后御笔木石雕刻字迹,这些东西在都江堰是非常少见的,可惜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居于此地而未能一睹左先生、李先生之笔下妙品,实乃人生一大撼事。

就让这些风雅的憾事永远留在那些热爱文化的人心底吧!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特约作者】王国平,四川江油人。著有《挽歌与颂辞》《琴歌》《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灵岩山传》等。作品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奖、金芙蓉文学奖等,现居四川都江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巴金文学院与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院长、都江堰市知联会会长。


聚沙成金 源泉万斛‖作者:王国平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