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好了,感受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下面我带大家去领略一下东光的古文学气息,请大家带着一颗沉静的心随我一起步入下一个景点——马致远纪念馆。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光人,在朋友们迈起轻快的步履开始步入美丽的马致远纪念馆之前,我首先要向各位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家乡——东光。

东光地处辽阔的华北大平原腹地,北邻京津,东依渤海,东南方与山东省接壤,西有京杭大运河,自汉高祖四年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虽经朝代更迭,时代变迁,但东光近齐鲁民习礼仪而好学的古风没有变,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古韵没有变。独特的古风古韵和风物人情使我们东光历史上名人辈出,星光璀璨。西晋名将孟观,唐代学者苗神客,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清末武术家霍元甲等等都是我们东光人。东光的历史源远流长,东光的今天更是百业兴旺,和谐富强。一句话:东光是个美丽的地方、可爱的地方。

好了,既然是感受文学气息,我想我就给大家出一首元代小令的上半部分,看哪位朋友能给对出它的下半部分。这首小令的上半部分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哪位朋友能说出这首小令的下半部分?

朋友们请看,大家面前的这座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建筑就是马致远纪念馆,我们将要看的就是刚才路上说的元代小令《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是元代剧作家,大约生于1250年,卒于1324年,号东篱,又叫千里,是我们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马致远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星空中一颗从东光大地上升起的熠熠闪光的巨星。

诸位请看大门两侧的这幅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是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朱惠民撰联并书写的。(知道可不讲)七百年前古道西风瘦马的悲凉早已随时光之河远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小桥流水幸福人家,楹联道出了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巨变。正门上方“马致远纪念馆”五个大字是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文联副主席张之题写的。好,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馆内。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进入馆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融南方园林布局和北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营造了平和、宁静、深邃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山林野趣,清幽古朴的园林风貌。亭、廊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不知大家是否想知道为什么在园林中都有亭、廊、漏、窗的设计呢?它们不仅体现了自然、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更增添了几许迷人的色彩。亭具有民族色彩和气质,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而廊可使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既可使游人于烈日下不受曝晒,又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漏窗的玲珑剔透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殿时隐时现,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中假山更增添了园中的情趣。

大家请看,园中的翠竹使整个园林更添清幽,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值得庆幸的是,清道光年间,东光来了一位思想比较开明且尊崇文化艺术的知县肖德宣,为考证马致远东光故里一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据《东光县志》载,肖德宣,字青田,湖北汉阳人,这位知县在任期间,不仅颇有政绩,而且具有文化艺术修养。清道光二十年(1840),肖德宣曾两任东光县令长达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里,他曾多次瞻仰和论证马家祠堂和马致远故居,通过他在任五年多时间的论证,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确定马致远为东光人,并题千古词宗一匾和马致远碑文。匾额在文革后期被人锯成两段,现已丢失,肖氏碑刻除碑身下部右侧有点残之外,额坐齐全,现已保存。馆内东亭内,即为清道光年间东光县县令肖德宣为马致远题写的“马东篱先生碑记”全文的碑刻。 这篇洋洋洒洒达四百余言的碑记,既有对马致远个人品格、词曲风格的赞美评价,也有对当时社会专崇古诗文,而不尚词曲错误倾向的批判。这篇有叙有议,独有见地的碑记,有幸被收录在《东光县志》上,并被马氏后裔刻在石碑上,应该说是一篇留给东光后人研究和考证马致远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料。西亭内为现任东光县县委书记许晓明题写的马致远纪念馆建设碑记全文。

坐北朝南的便是正厅,大红柱上的楹联为朱惠民撰联,沧州市书法家学会主席李德瑞书写,上联为“一段秋思成绝唱”下联为“半生杂剧到名家”,写出了马致远一生的文学贡献。正中为马致远塑像,雕像为汉白玉材质,身高1.80米,底坐高0.5米。马致远身穿元代服饰,头上裹一方巾,胸前飞扬起三寸胡须,眼望前方,右手握在胸前,手拿一只毛笔,左手背在身后,手中一卷经书,一副文人装束,似乎陷入写作中的沉思。

塑像身后为他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名作,有“秋思之祖”之誉。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经过精心挑选了九个最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并将它们按动静结合的原则,分成三组排列,每一组景物中既有静态之景,又有动态之景,而且其中的动态之景又是决定一组景物的情调和色彩的。在语言上,作者把九种景物分成三组,皆用名词标志,中间没有任何谓语。同时,每一组中所用的形容词,与前后两组在词性搭配上不协调,作者也正是以词性上的不协调来突出情调上的不一致。这首小令现仍被收录在中学课本中,广为传诵。

厅内东侧墙壁上为马致远以及其作品的简介。马致远,号东篱,字千里,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元代散曲,杂剧作家,称为“曲状元”、“秋思之祖”。青年时期仕途偃蹇,中年适中进士,曾在大都任工部主事,在江浙任行省官吏,晚年因不满时政,退居田园,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所作散曲内容较广,辞采振拔,堪为古代散曲之冠,现存115首,全部收录在《东篱乐府》中。同时,他又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一生所作杂剧15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以及与人合写的《黄梁梦》等七种。尤以《汉宫秋》最佳,被誉为“千古绝唱”,马致远以其突出的成就为散曲这一韵文体式的形成,使之在唐诗宋词之后占据诗歌史上的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是现存的有关马致远的历史文物及介绍。明嘉靖19年《河间府志》,(古东光属河间府管理),二十六卷人物志载,“马致远东光人举进士”。清乾隆25年版《河间府志》卷五进士一栏中记载,“马致远东光人,致远在元世以词曲擅誉,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人称马东篱。见《涵虚子词评》”。光绪十二年的《东光县志》卷七选举志载,“元马视远,仕至工部主事”。卷十二杂稽志,录有与清乾隆25年《河间府志》相同的内容,和道光26年东光县令肖德宣的碑刻“马东篱先生碑记”全文。在马致远故里东光县马祠堂村,还存有清同治11年(1872)的《马氏族谱》,上载“德昭今元仁德乡二三甲人,赠奉其大夫,长子视远,二子治远,三子平远”。 马祠堂村原名老马庄, 因出现了马致远、马经、马孔惠祖孙两朝三代进士,虽然官做的都不大,但对一个普通的农村来说,这也算功名显赫,声名远播。所以,马氏家族于明朝成化年间修建了在当时规模比较宏大的马氏祠堂, 因此更名为马祠堂村。 明崇祯年间, 曾中进士并任户部给事中的马致远的宗族外孙庄宪祖,为祠堂大殿明柱上题写了楹联:“两朝名宦郎尹省,三世甲科祖父孙。 ” 大殿门楣上匾额为清道光年间任东光知县的肖德宣所题“千古词宗”四个大字。据后来修订的县志记载:马氏祠堂在民国初年尚“殿宇森然”,祠堂内“两厢对建,西厢为讲习之所,东厢做寝息之室,中堂神牌大书昭然”。祠堂内挂有马致远的画像,布质,长2.3米,宽1.3米,画面上马致远端坐中央,仪态端庄,左侧有一侍童,右上角有雪斋所题赞誉之词:“登瀛州之甲地,住圣世之材。文章垂百代之式,政事寓六曹之魁。金堂藻镜,玉鼎盐梅。往在抢忠为国,事属先生风烈者哉。雪斋拜赞。”现此画像保存在县文保所。而且现存光绪十年,东光县令肖德宣刻“马东篱先碑记”石碑,及明成化年间马视远墓石刻,马致远墓。考察一个古人的故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县志中是否记载,家谱中是否有记载,是否有坟墓。这三个条件我们都具备,这证明马致远就是东光人。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厅内西侧墙壁上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和各大报刊、历代文献、著作、学者对马致远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这里为东光马致远研究会基本情况和全国马致远研究会在东光考察时的文史资料。

走出纪念馆正厅,沿游廊步行可欣赏到东游廊内有关马致远的传说故事的彩绘,“铁佛寺长老为马致远取名的由来”、“马致远为铁佛寺理佛老僧所写的小令”、“一马双进士”、“燕王扫北,冯马不杀”这些传说故事在东光家喻户晓,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铁佛寺长老赐名的传说。 相传,东光县老马庄村一村民马德昭生一子,因七天就能看到物品而取名视远。视远从小聪明过人,十个月会叫爹娘,刚满周岁会数数儿,从一数到一百,两岁识字过千,三岁背诵唐诗,爹娘见他好学,送他到临村一大户人家隔窗就读,知识增长很快。马视远八岁这一年大年初三,父亲带他到东光城里北街马氏家族拜年,顺便去了铁佛寺拜菩萨,求寺院长老给视远赐名。视远随父亲进了普照寺大门,给菩萨上了三柱香,瞻仰了佛容,便去求见长老。寺院里长老平易近人,见农夫携一孩童求见,便让进厢房,问所为何事,马德昭指着视远说:“这是吾儿,乳名视远,有心求学,因为家贫,无人肯教,求长老给他赐名,促他勤学上进。”

长老垂目扫视了一下视远,说:“阿弥陀佛,人若有志,事定能成,请施主绕寺院转三圈后再回我房,视远把所见所思说上几句,我即赐名送号,吾先去上香诵经。”

德昭谢过长老,走出禅房,绕寺院边走边看,观寺容,听钟声,不知不觉转了三圈,他们回到禅房,站立一旁。长老问:“视远儿,你看寺院风光如何?”视远沉思片刻,灵慧神速,诗性突发,言道:“炊烟细,古寺青,山堂月明人静,报黄昏晚钟三四声,怕惊回钟声禅定”。

长老听了心喜,“阿弥陀佛,视远神童也,此诗甚佳,视远也,致远,生在东篱下,志在远千里,来日有才成器,你要牢记,才为民用,不图富有,只为民乐”。从此马视远有了学名马致远,号东篱,字千里。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请看这里讲述的是一马双进士的传说。马致远幼名马视远。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青年就中进士,在朝为官。元朝末年,马视远见朝廷腐败,社会黑暗,弃官南下,并改名马致远。他到南方后为一富人家做工。一次,主人寿期,求当地书法家徐某写了一副贺寿楹联。至期,主人命马致远及另一佣人携礼取字。二人行至中途,大雨滂沱,不能前往。如果不能按时取回,延误寿期,恐怕受责。马致远急中生智,于避雨村中借笔墨纸砚,挥笔而成。雨停回府交差,主人见所书字字传神,句句顺心,甚是高兴。翌日,徐某携所书中堂来府贺寿,未及取出,见客厅所悬中堂,浮现羞愧之色。主人问其缘故,徐说:“这副中堂并非我写,此字居我之上。”主人很觉奇怪,立即询问二佣人。马致远不敢隐瞒,如实相告。此后,主人对马致远异常器重,安排他于书房读书,以备应试。第二年春天,马致远考中进士。

请看这里讲述的是燕王扫北,逢马不杀的传说。传说,燕王朱棣,起兵扫北,见人即抓,抓了即杀。唯独到了东光,下令“逢马不杀”。他言说:“逢马一家。”传令者把“逢”字说成姓氏“冯”,使姓马的和姓冯的免遭杀害。燕王扫北,为何“逢马不杀”呢?据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燕王朱棣小时候拜马致远为启蒙教师。后来常以致远之杂剧为乐。他崇致远之文,爱致远之人,孝致远之后,知其大都附近的东光人氏,因此扫北征战时就下达了“逢马不杀”的命令。另一种说法是马致远晚年因不满元朝黑暗统治,弃官隐居杭州郊外,种菜种瓜时收养一名义女,起名马秀英。在红巾军与元军交战时,被冲散走失,后被郭氏收养,并把秀英许配朱无璋为妻。朱元璋称帝后,传旨加封马致远,这时马致远早已离开人世。皇上便教子不忘马氏恩情,何时找到根基何时报恩。到了燕王扫北,得以实现。

欣赏完这些动人的传说,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马致远的传世作品,游廊内的壁碑中一副副马致远的著名作品,如《汉宫秋》、《双调夜行船.秋思》、《潇湘八景》、《岳阳楼》等的图文集,能让您感受到浓厚的元代文化氛围。其中有叹世刺时、怀古伤今、隐逸玩世之作,也有咏物写景、羁旅乡思之作,从中表露了他的或怀才不遇,或逃避现实,隐居乐道的思想感情。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古典文学的又一奇葩,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文体,一是剧曲,即元杂剧,是一种以曲为主,结合动作念白来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一是散曲,是一种合乐歌的诗体文学,无念白科介,只用于清唱,故又称为清曲。剧曲与散曲虽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学体裁,但它们又有联系,即它们所用的曲调及其曲律如句格、韵律、联套形式等基本上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常将两者相提并论,概称为元曲。从内容上来看,无论是杂剧还是散曲,元曲具有题材集中的特点,叹世刺时,弃世归隐,闺情相思,这三类题材是元曲内容的主旋律。元曲内容上的这一特点与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几百年来,致远的文风和人品深深地影响着东光人的性格和品质,致远的作品更是有口皆碑,妇孺皆知。身为东光人,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十分自豪。好,现在我们欣赏一下马致远众最著名的潇湘八景中的一首,[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东光旅游景区导游词之马致远纪念馆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这是马致远写的潇湘八景小令中的一首。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这支小令则由天及地,描写的中心是晴岚,着重表现了自然美。一个小小的山村,一家山野酒店,被四周盛开着鲜花的群山围绕着。一场雨刚刚过去,雨过天晴,灿烂的晚霞映红了晴空,四周群山笼罩在落日的余辉中,山花烂漫的峰峦犹如一座座锦屏风,晚风吹拂,山岚蒸腾,似乎给那座座锦屏风又铺上了一层玲珑剔透的翠玉。整个画面,景色秀美,色彩绚丽,清闲宜人,充满生机,原本极为普通的村野小景,被套勾画得如此富有诗意,这全凭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真如柳宗元所言“夫美联社不自美联社,因人而彰”。

好了,大家可以慢慢的欣赏一下马致远的其它作品。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