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李善长,这个活跃在明初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这个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第一文臣,这个大明王朝的第一人宰相,这个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为何却在老态龙钟之年,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并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 。朱元璋曾经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并让李善长在军中“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可见李善长对朱元璋夺天下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除了这些,朱元璋更赐给李善长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即李善长本人凭此铁券,可以赦免两次死罪,其子可以赦免一次。当时封公的六个人中,李善长名列第一,朱元璋颁发的"嘉奖令"上,李善长被比作汉代的萧何,其风光在洪武功臣中独一无二。。

那么,这样一位曾位及宰相,而且还是皇亲国戚的开国功臣,怎会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从表面看,因由似乎来自胡惟庸的谋反案。胡惟庸在仕途上的晋升,主要是靠李善长的推荐,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乡,且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娶的是胡惟庸的侄女,还有姻亲关系。但在胡案初始阶段,李善长并未卷入其中。让人无法意料的是,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反臣'胡惟庸的脑袋早已'搬家'多年的时候,突然有人跑出来,揭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党'。这个时候,圣恩虽仍如雨露,朱元璋也还没有治罪于他们,只是把他们迁到崇明一带居住。朱元璋这样做,原本以为李善长会感激不尽,没想到李善长却没有去向他谢恩,这使得皇帝很不高兴。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曾想建造府宅,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一向猜疑心重的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开始心中暗暗疑虑,恰好又有人向朱元璋报告说:当初胡惟庸谋反,不但勾结了日本国,还与北元的蒙古人有秘密联络,当时驻守边塞的大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之后,又不断有朝臣上奏胡惟庸贿赂李善长,两人交往密切的情况,本来就对李善长有意见的朱元璋,在这一系列的密告下,不禁觉得李善长对自己不忠不义,开始有了杀他以免除后患的想法。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于是,朱元璋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李善长死后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奏:“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即使他想自图不轨,尚且未曾可知,而今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则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了。人们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定胜于兄弟之子,已经安享万全之富贵的人,一定不会去想侥幸获得万一之富贵,这是人之常情。李善长与胡惟庸,仍然只是儿女亲戚,而对于陛下则像对子女一样的亲近。假使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吗?而且李善长难道不明白天下是不能侥幸取得的吗?元朝末年,欲取天下者无限,却都莫不为此粉身碎骨,覆宗绝祀,能保全自己脑袋的有几个人呢?李善长自己也亲眼所见,为什么还要在衰倦之年去重蹈覆辙呢?凡是去这么做的必然有深仇大恨促使着他,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父子之间可能会相互扶持以求逃脱灾祸。而现在李善长之子李祺与陛下有骨肉之亲,没有丝毫芥蒂,他何苦突然这么去做呢?如果说天象告变,大臣受灾,杀了他以应天象,则陛下更加不能这样做。臣惟恐天下百姓听说之后,会说像李善长这样的有功之臣尚且得到了如此下场,国家也会因此而分崩瓦解啊。现在李善长已死,再说无益,但愿陛下将此作为将来的教训。”朱元璋收到上奏,竟然没有加罪王国用。

他被誉为明朝的萧何,却为何在晚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对于此,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当然不可能不清楚,那么,朱元璋为何要置李善长于死地?归根到底,只是明太祖的一个借口罢了。朱元璋在有生之年以杀尽功臣,为子孙广开道路,李善长是不能不除的。当皇帝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再多的功劳、再多的免死铁券,也是毫无用处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相关阅读

  • 辩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真相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明修栈道,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网|学术汇(微信ID:sscp-yxb)新媒体原创攻其不守,守其必至,避实击虚,是攻守双方智慧的比拼。萧何当年收取秦丞相、御史的图书,具知天下险
  • 古代官场博弈:官太太成政治牺牲品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政治牺牲品,在古代封建专权制下,不仅身为官员的男性们压力大,即便是“夫荣妻贵”的官太太,也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她们或者被迫牺牲爱情,或者不被丈夫尊重,或者招致杀身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