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成语释义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量:估量。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duó)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wěi)而以伐人,其丧(sànɡ)师也,不亦宜乎!”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

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

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诗文顶天立地地存在着,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一群无知的人竟然这样愚蠢,借故设法对他们进行毁谤。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太可笑不自量力了。这六句诗很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给予了辛辣的讥斥。

成语“不自量力”便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们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韩愈调张籍,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
  • 成语小故事:明火执仗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明火执仗,经典故事: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
  • 成语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明修栈道,àndùchéncāng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
  •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不肯用功读书,经常丢下书本出去玩耍。一天,李白又偷偷地出去玩了,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口,看见一位老太太拿了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