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世人误解两千多年,荆轲:我很想回去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

高渐离击筑而起,荆轲随之唱起了这首离歌,在成为一名刺客之前,荆轲也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歌手,尤其是在生还几率很小的刺秦之旅出发之前,其悲凉氛围得到最大衬托,因此荆轲的动情演出唱哭了所有观众,而这最后的两句歌词亦成为千古绝调,歌手终已不顾。

在世人印象里,荆轲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启程的,他没想过有全身而退的机会,"不复还"三字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正是这三个字,让世人误解了荆轲两千多年,其实荆轲他从未想要牺牲,他对燕太子丹的承诺是,凯旋而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还",在先秦使用的频率极低,且其真义根本不是"回还",而是"回头"!《国语》、《汉书》,以及汉代古诗中的"还"都作"回头"讲,比如《汉书》中记载的这一段:"杨喜为郎骑,追羽,羽还叱之,喜人马俱,辟易数里。"杨喜追赶项羽,项羽回头瞪了他一眼,他就吓得魂不附体,落荒而逃。"羽还叱之",即是此意。

也就是说,荆轲本意是指自己这一去便不再回头,目的是表明他坚定的决心,却被后世误解为此行不归,实属谬误。当然,这是从字义上理解这件事,接下来我们再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论述荆轲想要归还的行为。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在告别演唱会前夕,荆轲曾亲口对太子丹夸下海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却无法好好回来复命的人,那是没有用的小人行径!咱不管荆轲此话的用途,是为了给太子丹吃颗定心丸,还是说他真的有把握全身而退,但看起来,他早已与命运打好了招呼,事成之后一定要返回燕国,谁劝也不好使。

还有,绑票合伙人一开始设定的计划就是这样的:"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最好的结果是荆轲劫持住秦始皇,令他将侵占诸国的土地如数奉还,此乃上计;如若不成,荆轲再下杀机。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误解两千多年,荆轲:谁说我不想回去的

那么如何劫持呢?这势必是一场持久的谈判,最好的方式是把秦王挟持出离秦国,这就要求荆轲必须始终拿着剑架在秦王脖子上,使其乖乖听话才是。如果荆轲表示此行不归,那太子丹岂不是要崩溃:你不回来了,我的领土谁来还?

那么将"不复还"解释为"不回头",会不会影响荆轲的光辉形象呢?并不会。谁都十分清楚,刺杀秦王任务的艰巨性,其实去了之后最主要的不是想不想回来,而是能不能回来的问题,所以荆轲为了打消众人顾虑,只好硬着头皮立下誓言。这不是说荆轲不自量力,或者吹牛,其实这是一种临危不惧的思考和勇气:我不去,自然有人会去,谁都会害怕,谁都会恐惧,只能我假装坚强,尽力去做。能在如此境地下作出如此有担当的表率,足见荆轲义无反顾的慷慨义气。

相关阅读

  • 写作素材(2):子产不毁乡校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子产不毁乡校,一、什么是子产不毁乡校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
  •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丨读典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唯见林花落,汉宫春·立春日宋代*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