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从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到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再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千多年后,这些诗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喷涌而出的情感,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震古烁今的气势与力量。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便是一首能够感受到震古烁今的气势与力量的千古名作。它出自于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着“词中之龙”之称的辛弃疾之手。众所周知,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但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故词中饱含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写得慷慨激昂,气势恢宏。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积极主张抗战而遭到投降派打击的陈亮陈同甫,来到了江西铅山瓢泉拜访正在闲居的辛弃疾。《古今词话》记载,两人相见后,纵谈天下事。离别之后,辛弃疾便写了这首闻名遐迩的词作寄给陈同甫。如今看来,这首词无疑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惊艳了世人。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词的开篇两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辛弃疾对自己当年统领抗金部队在沙场的追忆。意思是说,喝醉后把灯芯挑亮,抽出宝剑来细看。梦里遇见各个军营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看似平淡无奇的两句,却是高度凝练的技巧。“醉里”、“挑灯”、“看剑”,是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它不仅塑造出了一位将军的形象,也点明了当时的心理、环境等等。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也就是说,辛弃疾为什么要喝醉?喝醉了为什么不去睡觉?不去睡觉为什么只是看剑?其背后的种种原因都凝练在了这寥寥六个字中。结合“梦回”句,不难想象,这里主要表达的是辛弃疾恢复中原的壮志难酬,所以他不得不在梦里实现这一壮举。反过来看,即使是在梦中,辛弃疾也不忘自己的志向,其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可想而知。

紧接着的三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则是辛弃疾梦回沙场,对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描写。意思是说,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这是一场在秋天完成的沙场点兵。这里的“秋”字极其工妙,正值“秋高马壮”之时,“点兵”出征,无疑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具有所向披靡的气势。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过片两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则是对行军和战争的高度概括。它的意思是说,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虽然辛弃疾没有描绘战争的情形,但是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是一场胜利的战争。这也是辛弃疾一直以来所梦想和追求的。

最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则是辛弃疾从梦中回到现实,发出了千古一叹,即一心想要替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奈何如今已成了白发人。再回过头看开篇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我们便明白了他为何要喝醉,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看剑。这些都是为了说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

辛弃疾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震古烁今

综观辛弃疾的这首词,用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中的话来说,就是字字跳掷而出,沉雄悲壮,凌轹千古。总的来说,它堪称是辛弃疾最有气势的一首词,一开头便惊艳了世人,震古烁今。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 辛弃疾《破阵子》赏析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